11月15日,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靳方华,天津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处长杨明,我校党委副书记张玉波出席开幕式。
靳方华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高校文化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贯彻“两个结合”,以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杨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论坛为思想文化交流平台,推出更多具有中国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张玉波对与会领导、专家与师生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兄弟院校的友谊协作,携手构筑开放共赢的学术新高地,共同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在专家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和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坚持辩证思维,深挖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传播出去。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铁锴教授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深入剖析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建构的逻辑、张力和进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王峰教授系统分析了以大历史观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意义和方法。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冯宏良教授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人类文明意蕴。
在主题发言环节,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勇教授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教授从五年规划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和制度优势。西安科技大学赵京教授对推进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有益建议。上海电力大学高晓波教授以“革命文化”为例,阐述了中共党史研究中概念分析框架的构建。天津大学刘娜教授探析了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的教学评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明明教授重点分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问题。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邢红梅教授分析了津派文化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天津工业大学黄爱教教授重点阐释了新时代“以文化人”的学理基础与政策研究。
本次论坛由京津冀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天津市高校“概论”课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主办,得到了天津市教委和联盟高校的大力支持。论坛共征集到论文500余篇,200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
(审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聂丽琴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孜勤)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