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于博雅书院数字国学馆举办第三期“青科沙龙”学术论坛,主题为助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本次论坛特邀南开大学张晓丹教授作专题报告,内容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导与经验分享展开。论坛主题、论坛时间、论坛地点和报告人如下:
论坛主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导与经验分享(暨第三期“青科沙龙”学术论坛)
论坛时间:2025年10月27日15:00-16:00
论坛地点:图书馆楼博雅书院行园数字国学馆B427
报告人:张晓丹
报告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导与经验分享
报告摘要:本次报告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解析。张晓丹教授将结合自身经验,从基金委的评审流程与资助导向、项目选题与科学问题属性凝练、申请书各部分的撰写要点与技巧等方面展开深入指导。报告将重点剖析申请者在撰写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与盲点,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策略。同时,张教授也将分享其在团队建设、前期研究基础积累以及应对评审意见等方面的宝贵心得。本报告将为我院青年教师提供一场高价值、实用性强的申请辅导,助力大家理清思路、提升申请书质量,为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人简介:

张晓丹教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入选国家级人才、天津市杰出人才和天津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获国际PVSEC Award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自然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兼任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秘书长等。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从事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20余年。现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曾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十二五科技部863项目首席专家,已主持并完成科技部、基金委等项目20余项。主持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开压超过3.0V、效率超过15%的硅基薄膜四结叠层电池;世界上第一块无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世界上第一个封装的较大面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成功入选中国第五期最高电池效率表;建成世界首座百瓦级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示范电站,为下一代晶硅电池提供了技术储备。相关成果入选科技部十三五成就展,并首次示范应用在“天津号”纯太阳能车上。
发表SCI等文章3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Nat. Energy、Nat. Commun.和Adv. Mater.等SCI一区文章百余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主持太阳电池译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办国际会议8次,聘请南开大学客座教授Michael Graetzel于2021年受聘为中科院外籍院士。
(撰稿人:李玉成 审稿人:牛萍娟)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5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