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成为天工学子成长的底色 天津工业大学开展“五一劳动节”系列活动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从南向北正是春耕备耕的忙碌时节,田间地头尽显崭新气象。4月29日至4月30日,在天津工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的XIN农场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正在翻新的土地里感受着蒸腾的气息。辅导员杨树昌、张江路和几个小伙子们一道,卷起裤腿踏入田垄,手中的锄头在阳光下划出银弧,“大家所学的专业实践中,芯片制造讲究的是精准蚀刻,而我们的播种、开垦同样需要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学院团委副书记徐黎明说。在化学学院的试验田里,来自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师生们正在播撒花生,将田间劳作与学科哲思相结合,每一粒种子都从“微观研究对象”成为了“细胞生物学”的样本,辅导员袁泉握着铁锹正在示范开沟,“同学们,这每粒花生都是微观世界的密码,就像大家专业学习里的化学键重组创造新物质,我们要倍加珍惜劳动的成果。”师生们弯腰埋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课堂理论在现实中的投影。此外,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的师生们也在桑麻农场同上一门“劳动教育实践课”,在春耕的沃土上涵养劳动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据了解,天津工业大学近年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辟出各类劳动苗圃和农场,同时将土地“分田到学院”。截至2025年4月,项目一期以东苑学生宿舍5号楼至8号楼及艺缘活动中心为中心园区,开垦面积400余平方米,以种植观赏型花卉为主,主要播种有月季、玉簪、鸢尾、丹麦翠菊、牡丹、芍药等十余种花卉,由10余个学院或学生组织负责不同地块,共同打造“我在社区种风景”。项目二期位于泮湖以西、泮缘道以北,开垦面积2400余平方米,由11个学院认领“责任田”,主要开展以种植蔬菜、药材、科研农作物为主,各单位与中小学、社区街村共建,着力打造“学科教育+劳动教育+校园文明建设”的新模式,直接体验、亲身参与,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止在课堂中,更是一场联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行动。”该校学工部相关负责人说。
4月28日,晨露未晞的西青区锦泽苑社区,艺术学院的繁星志愿者们正在开展“五四有我 艺彩社区”墙绘活动。丙烯颜料顺着滚筒在墙面上铺展,融入精武精神和社区风貌的文化墙跃然而现,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打卡。“这些作品既有艺术张力又充满青春朝气,为社区文化增添了新地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感慨道。同日,生命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开展“弘扬劳动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升旗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聂丽琴以微思政课的形式,引导广大学子深刻把握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天津工业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用劳作的双手生动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最动人的教育从来不止于课堂,更是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绽放,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劳动教育的深根正在抽发新芽,青春的步履正在闪闪发光。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