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布艺,是非遗技艺中与生活连接非常紧密的一项。如今,这项技艺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帮助很多人走上致富道路。北辰民间女红布艺,是北辰区一项区级代表性非遗项目。该项目在第四代传承人吴宗英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北辰民间女红布艺传承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苏绣融合天津本土技艺,是这项非遗技艺最大的特色。该项技艺第一代传承人任李氏出生自苏州镇湖,那里是苏绣的重要发源地。吴宗英的奶奶周秀英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早年间,她与丈夫、孩子一起从上海回到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村生活,也让这项民间手艺在北辰生根发芽。
北辰民间女红布艺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保留了流传于江南苏绣的细腻,又有天津本土的技艺手法。“做工精细,是我们这项技艺有别于其他同类技艺的最大特色。再加上结合天津民俗的设计,以及材质上的精挑细选,让我们的作品受到市场欢迎。”吴宗英说。
吴宗英的作品设计取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包括饰品、鞋帽、节时彩头等,展现出生活中复古又不失现代风格的艺术特色。经过多年不断钻研、创新,吴宗英的作品逐渐形成编织、布艺、中国结、串珠四个大类。吴宗英介绍:“我的作品都是跟着生活需求设计制作,毕竟非遗技艺是要服务于老百姓的。编织类的有花束小盆栽、摆件、老虎帽等;布艺类的有鱼、金龙、小老虎、老虎褡裢、靠枕等;中国结类的有福字、金龙、宫灯等;还有珠串类的、绒花类的。这些作品在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方面,重点突出朴素、典雅、秀丽、生动和热烈的艺术效果。”几年前,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吴宗英成立了“非遗传承基地”,传授非遗技艺的同时,带动周边数百人创业增收。
近一年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早上,吴宗英都会做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介绍作品的同时也展示技艺特色。今年7月,吴宗英参加了天津工业大学的非遗传承人高级研培班,在学习、参观、交流中,不仅提升了眼界还开阔了思路。这是她第三次参加天津工业大学的非遗研培班学习了。“每次学习都有收获,不仅有全国知名的非遗大师授课,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互相交流学习。这些年,我把学到的京绣、宫廷绣、满绣和苗绣等技巧融入我的创作中,大大提高了创作水平。今年,我们还去了北京参观,开阔了眼界。特别是跟一些年轻的传承人交流之后,我意识到不能只是低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跟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直播对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方面,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临近春节,吴宗英越发忙碌,“我正在准备制作一千只布老虎的材料。客户要把这一千只布老虎带到国外去。能够让这项非遗技艺走向海外,通过小小的布老虎展示咱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