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就在平凡之中——全校各部门勠力同心 携手共赢国际教育战“疫”

时间:2020-03-22浏览:773文章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李妍霖 闫昱利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在学校主要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国际教育学院与全校相关部门单位迅速集结积极行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织牢信息安全网,实施“一人一策”制度,用爱守护留学生身心健康,保证留学生上课正常进行,全方位保障留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稳定。

密切联系,“一人一策工作组”确保沟通无遗漏

为保证每一位留学生的健康,在组织部负责同志的协调下,由学校战“疫”预备队23名同志,以及国教院、国交处18名同志和6名留学生班主任同志共同组成了“一人一策工作组”。在这场共同的战“疫”中,为了确保沟通无遗漏,纺织学院马晓燕,电信学院张静雅,国资处李威威、王玉林,机械学院董林,物理学院张达,材料学院宋云飞,电气学院高圣伟,研究生院陈斌、陈汉军、张冠每日收集留学生信息,无论留学生是否能及时回复,老师们都确保持续联系到位,尽最大力量关心留学生,全方位了解留学生身心状况。人事处贾彦军,第一时间帮助留学生缴纳手机费,随时准备在联系不到的情况下家访。统战部韩旭彤在留学生不愿主动视频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和留学生沟通,并赢得学生的极大信任,主动发来锻炼照片,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老师们线上线下勤指导保密办滕堃玥学校值班下班后不辞辛苦,主动探望留学生研究生院羊隽芳主动联系留学生递送口罩物资计算机学院谭勇积极联系留学生接送机事宜心理中心冀爱爱、国资处李鑫从思想上安抚留学生情绪,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如何做防护,赢得留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真切表达:“疫情期间中国是最安全的。”组织部覃兰静、人事处朱恩旭、纺织学院陈澄、经管学院张少辉……在留学生网络学习方面积极帮扶、督促,同时,让留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化学与化工学院刘红娟、组织部李皎详细指导留学生银行取款流程。团委李贺全方位关爱留学生,在生活中为留学生提供各类帮助,为留学生量身制定各类方案,包含居家体育锻炼等“小套餐”,督促留学生积极抗“疫”。老师们为留学生各类排忧解难的小事迹不胜枚举留学生们一声咳簌、一点情绪低落都牵动每位同志的心。

电气学院高文军、数学学院苏岩、组织部张振波从最初担心和留学生语言沟通障碍,到事无巨细指导学生使用国际快递、协调房东和学生关系等,迅速从小哥哥、小姐姐的形象进阶为“前辈导师”。他们将再接再厉,与留学生一起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携手抗“疫”,“后勤服务工作组”用行动守护校园

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和后勤处负责同志统一协调,组建了由8人组成的“后勤服务工作组”,为学校实施“留学生送机机制”和“校内生活闭环管理机制”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避免留学生乘坐地铁、高铁等人员密集型交通工具,安全抵达机场在校办黄志球和后勤处李富瑞的精心安排下,校办马威,后勤处王晨、张长海、周顺德、宋爱文,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半个多月送机20余趟,累计护送近70名留学生安全到达机场。在疫情面前他们逆行而上,护送留学生踏上温暖归国路。

国际航班多是早上起飞,因此司机师傅们大多晚上出发,接到留学生赴机场。疫情期间出境航班手续相当复杂,航班随时可能取消,为了确保每一位留学生顺利登机,司机师傅送到机场后,要在停车场至少等2-3个小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王晨忍着腰疾不顾危险10天内4次晚上出发去北京机场送机,途中还叮嘱关照学生和老师进京注意事项等。周顺德年龄大身体不好宋爱文顶着大雪出色地完成了北京机场的送机任务由于工作细致,他们认真每次都得到老师和留学生们的感谢和点赞!

张长海先后8次赴天津机场送机,耐心细致的工作更是得到了国际教育学院老师和留学生的称赞:“张长海师傅太优秀了!”“最美张师傅!”“God bless you all for sacrifice, it means much to me !”……


图片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校办马威冒着被感染风险,数次出车协助完成留学生送医及送机任务。送机过程中,他还全程与留学生们英文交流,赢得了留学生们的高度称赞!

所有参与送机的司机师傅都是最可敬的逆行者!李富瑞动情地说:“我们的司机太了不起了!太让人心疼了……”

校园封闭了,留学生们的吃饭、购买生活用品成了难题。为了解决留学生生活难题,后勤处祁林付协调安排,为留学生准备了适合他们口味的清真套餐,为隔离在校外的学生提供食材,为留学生采买苹果、橙子等水果防护口罩……同时积极想办法帮助留学生购买生活用品等,解决了留学生们的生活难题。

以生为本,“国际教育联络员工作组”共同织牢信息网

“停课不停学”期间,全校18名国际教育联络员组成的工作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安排好各专业学院留学生教学工作,解决师生技术问题,服务每一位留学生和任课教师确保留学生上课正常进行。

在忙碌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他们还积极配合国际教育学院联络部分网络通讯困难的同学,一对一指导注册和使用网课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协助任课教师采用“录制微课视频”“课程平台指导”“双向答疑互动”的形式实现网上授课,解决了时差和网络条件不稳定等问题。他们还随时在班级微信群里与学生进行互动,确保每位学生按时上交作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解决其网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落实考勤制度,督促不同的课程使用不同的考勤方式,既是疫情期间教学的需要,更是留学生管理的需要。联络员老师定期提醒任课老师及时上报学生缺勤情况,还协助国教院在完成留学生“每日线上教学情况通报”、总结每天留学生课堂开展情况的同时,提醒老师们网上教学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了线上教学的质量,保证整体学习效果。

毕业班留学生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联络员老师为了积极落实毕业审核工作,联络导师、联系本科教学办公室和研究生教学办公室相关老师,统计毕业生的课程学分,确定毕业生名单、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确定是否按时毕业等情况,确保毕业和学位工作稳步推进。

在疫情期间的教学一线工作中,每每下达任务,哪怕是在深夜,也能看到各学院教师在工作群中的接龙回复,留学生教学工作变成了一次爱心的接力赛!来自纺织学院郑天勇、李莎;材料学院张青松;化学学院马爱静;环境学院刘宏宇;机械学院刘薇;电气学院郭宇、高圣伟、韩丽丽;电信学院谢玉芯;计算机学院李飒、于红、王鹤;生命学院李晓捷;经管学院王蒙;人文学院甘美;法学院马祎铭;艺术学院白路,这些老师都是这场比赛中的胜利者,他们与国教院一起,承担着留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已成为我校留学生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同舟共济,“辅导员工作组”用坚守诠释使命

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党委学工部负责同志协调组织8名辅导员组成“辅导员工作组”,参加留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留学生的值班值守、送机陪护工作。

学院党委副书记邵伟就是全校第一个完成送机陪护任务的工作组辅导员代表,也是第一个在学校留学生宿舍值班的工作组代表。同样承担送机陪护任务的还有计算机学院何佳彤,她悉心帮助留学生解决防护问题,并将留学生安全送到机场。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经管学院张笑智、机械学院张超、电气学院李宏杰、人文学院秦皓老师等就见证了最空旷的机场和凌晨三点的北京,他们联系留学生确认集合地点,帮学生搬运行李,帮助留学生兑换现金。面对飞机延误,他们守候着留学生,确保他们顺利通过安检安全登机后才离开。一位留学生在回国后向艺术学院马囡老师报平安,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这里很好,非常安全!”

电气学院郝欣、机械学院张超等工作组老师均参与到了留学生宿舍的值班任务中,安抚留学生的情绪。寒假期间,有留学生体质不好很担心自己感染病毒,纺织学院陈澄一直与这位留学生保持沟通,提醒她减少出门,积极帮她办理回国事宜,做好了送机陪护工作。辅导员们齐心协力,用心、用情、用爱带领同学们抗击疫情。

此外,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曾华英、辅导员郝欣和纺织学院党委书记姜亚明均主动承担了留学生的送机任务。纺织学院姜亚明护送留学生到机场一路上指导留学生防控病毒,提醒留学生关注疫情,并因飞机延误在机场守护了留学生一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留学生导师,为留学生教师、管理干部树立了榜样!

通力协作,信息化中心保障网络不断线

疫情期间,信息化中心为我校留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保障,保证了宿舍网络畅通。信息化中心负责同志了解到国教院急需了解留学生每日健康状况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实施。柯永振更是连夜联系相关开发公司工程师,提出开发系统具体数据要求,并详细给出了系统功能建议。孙琳程和韩杼真等老师,经过加班加点多日奋战,顺利开发出留学生的日疫情填报系统。目前已完成留学生部分试用,有效满足了留学生疫情管理统计需求,近期将提供给全校留学生使用。


图片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让我们一起怀着希望拥抱暖意,不负春光不负梦想众志成城战胜疫情期待来自全世界莘莘学子,再会泮湖边,再聚天工园!(审稿:国际教育学院 王春红 编辑:宣传部 武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