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领导下,在分管校领导赵宏副校长指导下,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领导班子带领下,天工国际交流团队作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份子,见证了跨国界的交流、关爱并没有因残酷的疫情被阻断,守望相助、携手共渡难关的精神在危机时刻得到了验证和升华。无论是从业多年的张云楠、齐硕樑、张伟、费建武、纪诺等“老外事”,还是加入团队不久的陈雪洁、董悦等新队员,都本着“请自隗始,以身作则”的精神,坚守学校国际交流工作一线,为确保学校国际交流工作顺畅进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亚太地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多年来,我校与亚洲合作伙伴携手并进、砥砺前行,形成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作为众多合作伙伴之一,韩国信韩大学在自身口罩供应空前紧张的局面下,援助我校500个防护口罩,相濡以沫、雪中送炭的情谊令人难忘。校长夏长亮院士有感于信韩大学的壮义之举,随即给康校长回信写到:“春回物润,与子同行。天工信韩,谊久长存!”
图片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与此同时,来自“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兰卡的合作伙伴和校友也在第一时间发来问候祝福,表达了“心系中国、心系天工”的惦念之情。来自澳洲的科廷大学也没有因特殊时期搁置两校间的交流,积极推进两校间交流协议的签署和双方交流的落实。
欧洲地区
同处欧亚大陆,欧洲地区近年来逐渐成为与天工国际交流最为密切的地区之一,合作伙伴遍布西欧、东欧、北欧,也是在外交流学生数量最多的地区。当欧洲疫情尚处零星阶段,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的合作伙伴纷纷主动为我校交流学生办理延期、安排住宿和小组项目等提供帮扶。欧洲纺织联盟大学主要成员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国国立纺织工艺学校和瑞典布罗斯大学等在表示慰问的同时,积极推进校级协议的商讨和签署事宜。面对友好院校释出的善意,交流团队的队员们,一方面积极联系国家留学基金委为在外学生办理延期申请,提醒疫情防控安全,更是与学生家长沟通,落实归国接机、隔离等确保安全返回;另一方面,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原本计划派出的学生积极斡旋、调整出国交流规划,为毕业生筹划海外升学方案,组织网络答疑。
图片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非洲地区
近年来,作为学校全球人才计划的一部分,已有多名非洲国家高水平的专家和博士后来校工作。疫情暴发后,交流团队始终坚持每日联系留津外教,实施“人盯人”“一人一册”的帮扶方式,为其排忧解难。与此同时,积极为拟回国的外国专家解决实际困难。来自埃及的青年科学家提出回国申请后,团队为其安排送机并全程跟踪直至登上飞机。外籍专家的一句“I will never forget all of you!”表达了对中国和天工大的深情和友谊。
图片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美洲地区
疫情暴发后,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副校长HUANG CEN教授,主动来信慰问,表达了与我校感同身受、携手并肩、共同面对的坚定信念。两校间的交流方兴未艾,此时的问候更加温暖人心、振奋人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国际友谊和情感还有很多很多。天工国际交流团队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在做好境内外学校师生服务的同时,积极与世界知名工科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科研资源,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发展和水平作出不懈努力。(审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赵世怀 王春红 编辑:宣传部 石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