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第四届“津门学者”国际青年论坛开幕

时间:2019-06-27浏览:525文章来源:人才工作办公室 周苏毅


2019627日上午9时,天津工业大学第四届“津门学者”国际青年论坛在学术中心开幕。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外国专家局局长袁鹰,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刘欣,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郑巴音,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处长王虹,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流动开发处处长王守成,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工作处处长于学凤,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学术桥总编吴报华,天津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连洁教授、校长夏长亮院士出席。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2名青年学者和我校职能处室领导、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在站博士后共26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晨亮主持。

  

图片来源:宣传部  

  

本届论坛面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共收到500余位青年学者的申请,经过历时2个月的评审和遴选最终确定参会学者。参会学者来自美、英、德、法、澳、新等12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是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其中不乏来自剑桥、斯坦福、加州、马普等国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优青”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入选者1人,已获得教授、副教授教职的8人,海外博士、博士后及研究人员30余人,人才云集,精英荟萃。

  

  

   图片来源:宣传部  

   

开幕式上,校长夏长亮院士致欢迎辞。首先,夏校长对海内外参会学者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指出举办“津门学者”国际青年论坛是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动月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校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天工经纬人才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随后,夏校长向与会嘉宾、学者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和人才发展理念。他强调,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111计划”、天津市唯一国防共建高校,2018-2019年完成院系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缩减本科招生,大幅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2019年入选“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第87位等,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依托国家重要人才项目及天津市“海河英才”计划,实施“天工经纬人才工程”,秉“百年纺织”之基、立“天工开物”之志、聚“经天纬地”之才,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引进、培养、使用、保障四位一体的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尊崇学术、开放包容、有效竞争”的良好学术氛围逐步形成,“大力大胆大方大气引才聚才”的人才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本着“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的原则,坚持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

  

  

   

图片来源:宣传部  

  

袁鹰局长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天津工业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的稳步推进,依托科技创新的重点平台载体,聚集了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天津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工作,目前天津正处在加快城市转型、产业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国际合作的意愿空前强烈,人才交流的空间极其广阔,真诚希望广大海内外科技精英借助津门学者论坛等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多来天津考察、多到天津交流、多与天津合作。

  

  

 图片来源:宣传部 

    

刘欣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天津市教委实施杰出津门学者、特聘教授制度等重点人才计划,为人才来津搭建平台,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支持力度。天津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优秀,学科特色鲜明,科研实力突出,人才工作走在了天津市属高校的前列,这次论坛的举办,必将对天津工业大学提升人才工作水平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图片来源:宣传部 

  

郑巴音处长在讲话中表示,“津门学者”国际青年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形成了具有天津和天工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众多海外学者通过这个渠道更好地认识了天津、天津教育和天津工业大学。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非常重视本次论坛的召开,将本次论坛纳入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活动月主题内容之一,为参会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持,希望能够为海内外人才来津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施展舞台。

  

  

  图片来源:宣传部 

  

王守成处长祝贺论坛开幕,同时表示,天津市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精神,制定推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大力聚集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市人社局将协调有关职能单位和用人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为人才来津创新创业做好全方位服务。    

  

   图片来源:宣传部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的媒体支持和服务,吴报华总编莅临现场并致辞,呼吁海外学者响应祖国号召回国发展。  


图片来源:宣传部  

   

开幕式第二阶段由四场专题报告组成,由学校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办副主任蔺洪全主持。首先,学校人事处处长、人才办主任肖强教授作人才政策报告,重点介绍了“经纬人才工程”、人才待遇、重点人才项目、天津市人才新政等情况,诚邀海内外学者加盟。随后,我校人才代表胡云霞研究员分享她的海外求学经历和入职天工大以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她对“天工速度”的感恩与对“天工情怀”的热爱。接着,参会学者代表任学宏教授介绍了他响应祖国号召、学成归国发展的经历和科学研究情况。最后,参会学者代表周华博士,分享了出身天工、海外求学、心系母校、志愿归国的爱国爱校情怀,以及学校为她回国发展所做的细致工作与搭建的良好平台。

  

 

图片来源:宣传部  

   

当日下午,本届论坛六个分论坛,分别是纺织、材料、化工分论坛,机械、电信、生命科学分论坛,人工智能、电气、计算机分论坛,物理分论坛,数学分论坛,经管、艺术、法学分论坛,分别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中心、数学科学学院同时开幕,各单位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博士后、青年学生、学者分别参加了相应分论坛。在各自分论坛上,相似背景的学者一一进行了学术报告,鞭辟入里,引人深思,经过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和思想的碰撞,与会学者们和师生加深了彼此了解,学术氛围得到升华,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届论坛为期2天,议程主要包括:开幕式、大会报告、分论坛讨论研究、参观考察、深入学院对接交流、人才政策座谈答疑、意向性合同签订等。(审稿:人才工作办公室 蔺洪全 编辑:宣传部 武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