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家艺术基金《磁州窑陶瓷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邀请,南开大学刘毅教授和薛富兴教授到我校艺术学院,为该项目全体学员作了四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2019年6月21日上午,刘毅教授以《磁州窑与磁州窑系》为题开启了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的理论教学板块,围绕磁州窑的发现、磁州窑的历史、磁州窑系三部分展开论述。刘毅教授肯定并分析了巨鹿宋城遗址对磁州窑研究的考古学价值,从历史文献资料、窑址分布、釉色、彩绘瓷、化妆土装饰等方面对磁州窑瓷器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并通过文物标本图片细致讲解了磁州窑系各窑口瓷器的特点。
下午,刘毅教授以《磁州窑的历史价值》为题围绕河北名窑渊源和化妆土的装饰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刘毅教授提出并强调化妆土装饰手法在磁州窑瓷器装饰中应予以重视的地位与价值,进而系统阐述了磁州窑装饰技法的种类与特点。最后,刘毅教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项目主持人张斌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刘毅教授对磁州窑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专业的解读,特别是对于刚刚采风调研结束的学员们来说,从理论上对磁州窑系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刘毅教授以多年的陶瓷研究和考古经验,为学员们高屋建瓴地梳理了北方窑口的历史文化脉络,从中学员们感受到了刘教授宽广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理念和精深的陶瓷文化研究,为学员们开拓了磁州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纬度。
6月23日,南开大学薛富兴教授为全体学员作《精致化:一个古典美学的标志性范畴》和《肯定美学何以可能?》专题讲座。
上午,薛教授从美的基本概念、美的四种形态以及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为开篇,引出——《精致化:一个古典美学的标志性范畴》。他指出,美学是一门欣赏美、创造美的学科,美具有天地自然美、艺术美、工艺美、生活美四种形态,其中艺术美和工艺美是与我们本次项目主题直接相关的美的形态。
他认为,立足于汉代至清代中国艺术史、工艺史的特殊性材料,找到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普适性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为世界所共享,是目前美学研究领域、艺术创作领域、工艺创作领域等所应予以关注和解决的当务之急,亦是中华文明所应当展现出来的大国姿态。尤其对于参与磁州窑陶瓷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员们,呼吁对中国当代工艺进行理性的、全面的工艺美术批评,建造工艺创造和工艺批评的共同体,使工艺创造和工艺鉴赏、工艺批评、工艺理论和工艺哲学一起,齐头并进。
下午,薛教授以《肯定美学何以可能?》为题,向大家讲授了当代环境美学一种主张——肯定美学。他以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引出传统审美趣味下的自然审美空白这一问题,即除了能被我们欣赏的被我们认为是美的那部分自然之外,还有平淡自然、丑陋自然、危险自然。肯定美学是无条件地肯定天地自然之审美价值:天地自然、野生自然有美而无丑——自然全美。
薛富兴教授认为,肯定美学可以极大地开拓传统自然审美之新境界,将平淡自然、丑陋自然与危险自然也纳入自然审美的合法视野,真正实现自然审美之全覆盖,真正欣赏庄子所倡导的天地自然之大美与全美。当代自然审美需要超越传统人文审美趣味,自觉地以当代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哲学为指导,更新自身审美趣味与审美观念,从质与量两方面全面超越古典自然审美经验,开辟出当代自然审美之新境界,以此环境危机之挑战,参与新型生态文明之建构。
刘毅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学院副院长、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学术委员、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
薛富兴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会第六、七届理事,天津市美学会第六、七届理事长,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加拿大阿尔伯塔大(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学系访问学者,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环境哲学中心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与环境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东方神韵——意境论》等6部,译有《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集》等3部。(审稿:艺术学院刘伟 编辑:宣传部石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