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努力建成一流大学,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基础是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性问题。
天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连洁在基层党委书记暨新提任处级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获得学习能力的真功夫,是培养科学思维、理论精神、理性认识的关键所在,是我们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理论学习是补足精神之‘钙’、解决理想信念、解决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立场、明辨是非之所以然的根本。”学校党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017年5月,在学校制定实施的思想政治工作“九大计划”中,“师生理论素养提升计划”排在首位,该计划实施近两年来,为师生常补精神之“钙”,常紧思想“总开关”,使师生们深刻领悟党的理论核心要义,使其切实成为精神补钙的“钙源”、强身健体的“生命元”。
中心组发挥“旗舰”作用
2019年1月21日、22日、24日,校党委常委会连日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认真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体党委常委分别作交流发言,研究部署学校贯彻落实工作,在全校掀起学习热潮。
这样的学习研讨,是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常态。第一时间围绕主线主题,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的“旗舰”作用,带头学懂、弄通、做实。2018年,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组织集中学习研讨40次,各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学习337次。
图片来源:宣传部
在理论宣讲方面,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做好“宣传员”、“讲解员”,以讲党课、做宣讲、参加所在党支部或联系党支部活动等方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共22次,惠及师生2800余人次;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宣讲368次,惠及师生17000余人次。
为保证理论学习的顺利开展,2018年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学校党委制定实施《天津工业大学关于新时代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作方案》《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意见》等文件,扎扎实实推动理论武装。
党校成为理论学习“熔炉”
“五个月的学习培训,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党校第1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们表决心,“一定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自觉,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走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长征路。”
图片来源:宣传部
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已举办两期,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通读原著原文、撰写心得体会……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员们聆听理论报告,参加专题沙龙,赴北京、河北、上海、浙江、临沂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科研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可操作性方案,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理论武装,拓宽了眼界视野,提升了工作能力,增强了责任担当。
图片来源:宣传部
自2017年6月独立设置以来,党校充分发挥在提高师生理论素养工作中的阵地和熔炉作用,坚持分层提升,不断优化党员教育培训过程,形成了从新生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到党政干部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培训工作格局,以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不同岗位教师履职尽责需要,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提高理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2018年全年举办各类培训共计18个班次,培训师生党员及党员干部近4000人次。
全覆盖全方位学出成效
党外人才培训班学员柯永振说:“通过教育培训活动,大家的思想活了,关系近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无党派人士封严说:“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深化政治自觉,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真正学懂弄通悟透,掌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并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图片来源:宣传部
2018年4月,天津市属高校第一家社会主义学院在天津工业大学成立,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随之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培训。党外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和党外人才培训班的举办开启了先行先试的崭新篇章,《习近平统一战线重要思想研究》《“五一口号”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演进》《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变迁》等专题学习,李大钊故居及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等实践参观,中青年骨干培训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党外人士等座谈交流,让学校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接受了党的理论的洗礼。2018年,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学习培训达100人次。
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校、学生理论社团、思想政治宣讲“教授团”和辅导员“巡讲团”的作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在校内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校党委组织宣讲团,面向学校师生宣讲近50次,受众近7000人次,并到蓟州区、东丽区等基层单位面向干部群众宣讲2次,受众达300余人次。为全校2200余名教职工每人发放一本《宪法》读本,为各基层党组织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新时代面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专题书籍近700册。创建“微课堂”“微笔记”“微考堂”的“三‘微’一体”学习平台,2018年共制作23期“微笔记”,阅读量逾20000人次,极大地方便了党员学习。2018年11月,我校首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在山东沂蒙挂牌,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充分利用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的实境课堂,使之成为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课堂。
图片来源:宣传部
2019年1月,由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全面覆盖至学校师生党员。尽管学习平台注册后已进入寒假,但并没有影响师生党员的学习热情。1月24日,校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进行了部署,将相关学习资料在平台上进行了传达,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学习效果明显。广大师生党员在学习中学思践悟、学以致用。
系统学跟进学层层深入
现场聆听了张国祚教授的讲座后,法学院组织员刘峰深有感触地说:“思维缜密,博古通今,不仅有理论高度,而且紧密联系实际,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让我收获很大。”
图片来源:宣传部
邀请思想政治理论界大咖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天津市“宣讲团”成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解读,让师生们可以多学科、多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学习领悟党的理论,是“师生理论素养提升计划”的又一重要举措。2017年共举办“泮湖讲堂”14场,2018年共举办“泮湖讲堂”、“高端大讲堂”、“国防教育大讲堂”等30余场次,使10000余人次受益,使师生们进一步学懂弄通总体要求和精神实质,明确努力方向,获得师生们的好评。
图片来源:宣传部
聚焦主线主题,学校党委在年初制定了年度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切实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同时,抓在平时,时刻关注时事,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批示,在新闻媒体报道后第一时间即组织学习研讨。根据阶段性重点任务,2018年学校党委先后下发6次专题学习通知,将年度规划、月度规划、即时通知等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当前性。
学校党委还把政治理论学习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结合“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学校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2018年,全校23个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264个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和“爱党爱国•感恩奋斗”主题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551次。在全校各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中组织开展了“风雨60年,精读60篇”和“党章大学习”活动。(审稿:宣传部 王军杰 石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