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补精神之“钙” 筑牢信仰之基——人文学院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暨党委书记讲“爱国爱校”专题党课活动

时间:2019-03-22浏览:87文章来源:人文学院 田时雨

3月21日,人文学院全体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暨党委书记讲专题党课活动在人文学院227教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于晓刚作《以爱校荣校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主义情怀》专题党课。这同时是一堂面向全院教职工开展的“爱国荣校”主题教育思政课,也是新学期开学以来学院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的一次集中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学院班子全体成员和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

图片来源:人文学院

作为此次专题党课的第一讲,于晓刚书记紧紧围绕“什么是爱国”,首先以一段《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视频,激起了全体教职员工对于“爱国”的广泛共鸣;随后分享了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悟,由此引发了大家对于“爱国”的深刻思考。党课共分三部分。首先,于书记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和南开大学张伯苓的“爱国三问”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谈起,向全体教职工抛出了“什么是爱国”的提问。他指出,对于教师来讲,无论教授什么课程,都必须有爱国主义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随后,于书记带领大家共同重温了一段历史和一个典型人物,以“西迁精神”和“黄大年精神”进一步生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容。最后,于书记抛砖引玉,提出了对于“什么是爱国”的深刻思考:爱国是家国情怀;爱国是使命担当;爱国是无私奉献;爱国是艰苦奋斗。作为高校教师忠于岗位,忠于教育事业,忠于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一种爱国。他希望全院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深刻认识到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教书育人是爱国,教学改革和是爱国,公正监考亦是爱国,要将爱国落到具体行动中,秉承“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理念上好每一堂课,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用爱岗敬业诠释人文学院教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院教师普遍感到,此次党课形式活泼,生动形象,听后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无论课堂内外,都要严于自律,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堂堂正正的人格力量成风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学生喜爱的人。

据悉,本学期学院党委计划开展系列党课活动。此次党课是“爱国爱校”主题党课的第一讲,在接下来的党课活动中,将围绕不同主题,陆续在学院广大师生中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师德师风”等系列党课活动。(审稿:人文学院 于晓刚 编辑:宣传部 杨超杰)